
期刊简介
《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》是国内唯一以手术临床为基础,反映手术学理论与实践的专业学术期刊。以科学、实用、先进、创新为目标,其办刊宗旨为:重点探讨与手术相关的学术问题,以理论指导临床实践,以实践促进理论研究;服务临床实践,提高手术水平;加强学术交流,促进手术创新。 本刊内容涵盖外科各专科及妇产科等专业领域,介绍国内外手术学领域的新理论、新技术、新成果,及时报道各手术专业领域临床与科研新进展,推介新术式、新技术及新器材的研制与应用。 作为手术理论、方法与技巧交流的园地,本刊设有专家述评、专家论坛、手术学研究、术式介绍与探讨、临床论著、综述与讲座、手术学史话及继续教育园地等栏目,既具科学性又富人文色彩;图文并茂,直观明了。通过作者先进、实用的研究成果,各级医院的读者均能拓展学术视野,启发创新思维。我刊以各级医院的临床外科、妇产科医师以及医学院校教师、研究生、医学生为读者对象,是临床与科研教学人员研究探讨学术问题的论坛,基层医师、医学生学习与提高手术技能的园地。
探讨手术切除联合放射线治疗瘢痕疙瘩的效果
时间:2023-04-12 15:22:00
目的 探讨手术切除联合放射线治疗瘢痕疙瘩的效果。方法 手术切除瘢痕疙瘩,美容缝合后行放射线治疗一个疗程。结果 本组55例各种原因引起的瘢痕疙瘩经上述治疗效果好,无复发。结论 应用手术切除联合放射线治疗瘢痕疙瘩是较为理想的一种方法。
关键词: 瘢痕疙瘩 手术切除 放疗
各种原因造成的瘢痕疙瘩,病程长,呈持续性生长,痒痛不适,部分破溃经久不愈,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、外貌及肢体功能。一般增殖性瘢痕单纯手术切除后不易复发,而瘢痕疙瘩手术切除后易复发,压迫及局部用药亦无效,往往呈报复性增生。我科自2005年以来,对55例各种创伤后形成的瘢痕疙瘩应用手术切除联合术后放疗,效果满意,现报告如下:
1 资料与方法
1.1一般资料 本组共55例,男35例,女20例,均为烧伤或外伤后瘢痕疙瘩增生1-30年,年龄18-65岁,平均42岁。瘢痕疙瘩多发生于胸部、肩部、耳垂部、四肢及面部,呈持续性生长,压迫及局部用药无效,部分患者单纯手术切除后迅速复发。
1.2手术方法 依据瘢痕疙瘩大小、部位及功能选用不同的手术方法,瘢痕疙瘩范围不大者,切除瘢痕组织后,切口两侧皮下适当潜行分离,直接拉拢缝合;瘢痕疙瘩范围较大或位于功能部位者,可选用皮瓣转移术或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去除瘢痕组织。术前必须合理设计切口画线,术中彻底止血,以缝合后皮肤张力不大为原则,在手术过程中尽量不伤及皮缘、皮肤。
转移皮瓣范围较大者可放置负压引流,根据切口部位选用4-0或5-0可吸收线皮下间断缝合,美容针线间断缝合皮肤或皮内连续缝合,术区适当加压包扎,术前、术后适当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。
1.3放射线治疗 本方法多选用成年人(特殊部位可用电子线疗法),术后24小时内行放疗。(1)根据手术的部位,可选择50-100kv的X射线加ImmAI滤过板,或4-6Mev电子线;⑵选择适当厚度的铅皮、铅橡皮或低溶点铅板屏蔽周围的正常组织;⑶照射范围要将术区包全,四周扩大3-5mm;⑷手术切除的伤口一般应包括缝线的针孔;⑸关于单次量、分次方法和总剂量,方法很多,较常用的有:①每次2Gy,每周2-3次,总量16-20Gy;②每次3-5Gy,每日1次,总量15-20Gy;③每次8-10Gy,每周1次,总量20-24Gy;⑹也可采用192Ir模施源器治疗。
2 治疗效果
本组55例瘢痕疙瘩患者通过手术切除联合术后放疗的治疗方法,切口均一期愈合,对合平整,术后跟踪随访一年,均无再次出现瘢痕疙瘩复发,随时间推移,切口逐渐淡化,外用抗瘢药物效果更佳。
3 讨论
一般增生性瘢痕胶原纤维与瘢痕长轴平行,排列整齐,瘢痕与正常皮肤有移行段,增生病程一般为1-2年,早期压迫及局部用药多有效,手术切除后复发可能性小。而瘢痕疙瘩一般成纤维细胞很多,部分致密的胶原纤维排列呈旋涡状,皮肤与瘢痕界限清楚,病程长,呈持续性生长,压迫及局部用药多无效,手术切除后往往呈报复性复发增生,而彻底消除瘢痕疙瘩,务必在手术切口设计、组织的切开、分离及缝合时按照美容整形的手术原则进行,术后24小时内行放疗,通过放射线抑制纤维增生,减少新生的血管产生,从而抑制瘢痕增生,彻底消除瘢痕疙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