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

期刊简介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《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》是国内唯一以手术临床为基础,反映手术学理论与实践的专业学术期刊。以科学、实用、先进、创新为目标,其办刊宗旨为:重点探讨与手术相关的学术问题,以理论指导临床实践,以实践促进理论研究;服务临床实践,提高手术水平;加强学术交流,促进手术创新。  本刊内容涵盖外科各专科及妇产科等专业领域,介绍国内外手术学领域的新理论、新技术、新成果,及时报道各手术专业领域临床与科研新进展,推介新术式、新技术及新器材的研制与应用。  作为手术理论、方法与技巧交流的园地,本刊设有专家述评、专家论坛、手术学研究、术式介绍与探讨、临床论著、综述与讲座、手术学史话及继续教育园地等栏目,既具科学性又富人文色彩;图文并茂,直观明了。通过作者先进、实用的研究成果,各级医院的读者均能拓展学术视野,启发创新思维。我刊以各级医院的临床外科、妇产科医师以及医学院校教师、研究生、医学生为读者对象,是临床与科研教学人员研究探讨学术问题的论坛,基层医师、医学生学习与提高手术技能的园地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卫生职称评审制度改革:临床能力成核心,基层医生迎晋升春天

时间:2025-05-28 17:14:06

近年来,我国卫生职称评审制度迎来深度改革,尤其2024年起在北上广等核心省份试点的新政,直击基层医生、临床骨干和高年资主治医师的晋升痛点。这场以临床实践能力为核心的变革,正在重塑医疗人才评价体系。

取消论文一刀切,临床价值成新标尺

过去医生晋升高级职称需发表SCI论文或核心期刊文章,导致许多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因科研短板被卡在晋升门外。新政明确取消论文硬性要求,转而强调病例分析、诊疗方案设计等临床实绩。例如广东省在2024年度评审通知中特别提出,对长期在基层服务的医师,可将常见病、多发病的诊疗案例作为代表作提交。这就像用患者康复率代替实验室数据来评价厨师水平,真正回归医疗本质。内蒙古自治区更直接规定,医师在基层服务期间积累的疑难病例处置经验,可折算为职称评审学分。

晋升年限缩短,人才流动加速

改革后,主治医师晋升副主任医师的年限普遍从5年压缩至3-4年,高年资主治医师群体受益明显。这种调整类似于高铁提速,让确有真才实学的医生能更快进入关键岗位。值得注意的是,不同地区试点方案存在差异:北京、上海侧重三甲医院骨干人才的快速通道;广东、江苏则对基层医务人员给予额外年限减免,如在社区医院工作满10年者可直接申报副高。这种差异化设计既避免人才断层,又缓解基层留人难问题。

多维评价体系落地,破除唯学历论

新政采用病例质量、带教成果、应急处理等18项指标构建立体评价模型。某试点医院要求申报者提供5例复杂病例的全程管理记录,并由三名专家盲审打分。这种改革就像用综合体检代替单项化验,更全面评估医生能力。特别对于临床骨干,手术视频、多学科协作案例等均可作为评审材料,其价值相当于过去的学术论文。浙江省某三甲医院统计显示,新政实施后,外科系统申报高级职称的医生中,有37%以手术视频替代了传统科研成果。

基层医生迎来职业春天

针对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医疗机构的从业人员,新政设计了特殊通道。在广东,完成800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可折算为1篇核心期刊论文;在内蒙古,参与过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的基层医生,其现场工作天数可直接计入继续教育学时。这些举措如同为基层医生铺设了职业发展的阶梯,使他们在不脱离临床岗位的前提下实现晋升。某县域医院副院长表示,新政实施后,该院高级职称申报人数同比增加2倍,其中80%来自急诊科和全科等传统难晋升科室。

这场改革正在改变医疗人才成长轨迹。从论文导向到临床为本的转变,不仅让医生回归治病救人初心,更通过制度设计将优质医疗资源导向最需要的地方。随着试点经验逐步推广,一个更科学、更公平的职称评价体系有望在全国落地生根。